首页 > 本地专题 > 周口巨变 > 市直

新周口的城市颜值

时间:2021-01-27 10:30:00 来源:

在图书馆购买图书的学生。

在图书馆阅读的孩子。

图书馆里优美的环境。

尚书房。

喻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兼修,才能成就“君子”之风范。喻物,“形实相俱,亦为上等。”形式和实质兼备,才算是上等。喻城呢?“内外兼为,方是新颜值。”

何为外?目之所及者。譬如街道。街道是一座城市的皮肤。行走在周口东区政通路、人和路、腾飞路、天山路、恒山路等道路上,就能从其崭新的街面上感受到这座城市吹弹可破的皮肤。街道两旁的绿植如同少女发髻上的簪子,是其年轻容颜的修饰物。老城区经纬阡陌上干净如洗,其整洁像是我们每个人对皮肤的精心护理,尽管不如新区那样新颖,但其一尘不染,突显着这座城市对任何羽毛的爱护之心。

还譬如公园和水系。公园是这座城市的首饰。周口公园、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像是巨大的钻石镶嵌在这座城市的版图上,其发出的绿色的耀眼光芒,显露着这座城市的清新和自然。满城的水系是这座城市的眸子,沙颍河是亘古不变的母亲一直哺育着这片土地,引黄调蓄湖的清澈就是这座城市的清澈。随处可见的植物,是这座城市的绿色点缀。目之所及者,是为环境之美,是为“美色”以悦目。

环境美丽如画,是周口这座城市的新容颜。而支撑环境持续整洁、干净的,是这座城市全体上下的内在追求。

“我觉得在公交车上让座最光荣”

小学生的文明追求,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未来,检验着这座城市文明行动与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刘家豪是周口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他爱好诗词。见面时手里正拿着《唐诗宋词三百首》,问及最喜欢谁的诗词,回答是苏轼。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诗词比重,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诗词多达七八十首,刘家豪能够全部背诵出来。有些小学会专门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背诵和理解情况,刘家豪说,老师最近考核的一道题是关于陆游的《示儿》,老师让回答诗中哪两句是表现作者爱国思想的。这种问题对于他这种“诗词资深人士”简直是小菜一碟,他这几天正感兴趣是苏轼门下四学士的诗歌,他觉得在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四人之间,“似乎与张耒最有感情”。原因大概是,“张耒号称宛丘先生,虽然不是淮阳人,但以淮阳人自居,死后葬在淮阳,总觉得算是咱们的好老乡吧”。宛丘,是今日淮阳区的古代称呼。

刘家豪正在市区内某国学机构学国学。从三年级开始,已经学习了两年多。三四年级学习的是《论语》,五六年级学习的是《孟子》。老师配套讲解的有诗词人物的履历及背景介绍,比如李清照、杜甫、李白等。目前正在学习孟子的《离娄上》。学国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刘家豪说了两个词:处下和尊重。他解释说,所谓处下,就是始终保持谦虚之姿态,愿意处于别人之下。这是水的德行。水总是处于低于地表的地方,越是卑微之处越能蓄水。所谓尊重,就是要以足够的理解来对待别人,比如要学会聆听别人的讲话,不轻易打断别人,比如要尊重老师,向老师提问题得到解答后要说谢谢,即便老师批评了自己,也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成长,也要说谢谢。他在解释这两个成语时,言语极其真诚,他说的这些话应该是他的信条。

传统文化兴起,使学校普遍重视经典典籍的普及和教育。刘家豪说,“放学时排着队出校门,这期间就会有学生领读古诗词,低年级的学生会领读《弟子规》《三字经》。”市里面启动国家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学校里迅速进行了响应,各个年级都举行了多次以文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刘家豪在班会上发言,“我承诺不乱扔垃圾,我承诺我立志做一个文明人”。学校给每个学生家长都发了《告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家长与学校一起共同督促学生的行为,号召学生在学校、在社会上、在家庭里都表现如一。刘家豪的理解是,“懂礼貌是不分场合的,在哪都得懂礼貌;在学校积极值日,在家也应该积极做家务。”刘家豪很受邻居的喜爱,“都说这个孩子懂礼貌,见了长辈都会主动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挺热情的。”

刘家豪觉得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变美了,街道变干净,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了。”文明素质提高有什么表现?“加塞的现象没有了;彼此说话的语言也变了。”大多数时间,都是爸爸接送他上下学。坐在汽车后排的他,认真地观察着眼前的街道,经常见到有突兀的汽车、电动车横冲直撞过来,从爸爸的车头前挤塞过去,现在,他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现象,交通变得极其有序。他所说的“语言变了”,是源自他的亲身经历,之前,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撞着别人的自行车,被骑车人大骂一顿“不长眼”,现在,此类事情发生后,对方会微笑着说“没关系”,他觉得这种变化让他特别幸福,“大家都和谐了”。

刘家豪的父亲是中共党员、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他认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实质上是每个人文明修养的创建,“大家都文明了,这座城市自然也就文明了。”“城市的大文明都是由各种小事情构成的,什么是小事情?不乱扔垃圾就是小事情,不闯红灯就是小事情,见到纸屑随手捡起来就是小事情,见到倒地的共享单车随手扶起来就是小事情。不一定非得去做惊天地的大事,人人把这些小事情做好了,整个社会就文明了。”刘家豪的姐姐在淮阳区某所高中读高三,每月回家一次,这种“小别”让她能够以月为单位感知这个城市的变化,比如,东区的某个道路上个月还没有绿化,这个月就已经绿树成行了。她最开心的事情是,“每次坐公交车回来,在车上碰见陌生人,相互笑笑,就觉得温暖。”她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非常温馨、非常惬意。

刘家豪的母亲常对刘家豪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她希望孩子能够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将每一细节做到文明,“这样,溪流入海,整个人的文明气质就出来了。”问及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刘家豪的回答说是在公交车上让座,“我觉得在公交车上让座特别光荣。”他每次坐公交车,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上车的那个车门,一旦发现有需要让座的老人、小孩或孕妇,就立即起身。“这种光荣的感觉没法说,很奇妙很美妙吧。”

“我希望全家都成为高素质的人”

家庭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家庭的文明行为就是这座城市文明形象的细节,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就是这种城市文明素质的基本支撑。

郭丽一家居住在淮阳区。她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理解,就是一句话:“多做好事”。什么是好事?不乱扔垃圾就是好事,不说脏话就是好事,让城市更干净就是好事,让社会更和谐就是好事。郭丽的小儿子朱乐祥今年十二岁。正在淮阳区羲城中学读七年级。别看他个子小,力气可不小,将近与他一般高的垃圾桶,他能够轻松拉起,送到三百米开外的垃圾处理站去。他居住的这个院子,总共有十家住户,院子里放置有两个大垃圾桶盛各户的生活垃圾,因为巷子窄,拉垃圾的垃圾车进不来,他们只好自己动手将垃圾桶送到垃圾处理站。三年前的一天,朱乐祥见垃圾桶无人去送,就“自作主张”地推着垃圾桶往垃圾处理站走。这一送,就是三年多。他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为什么开心?”“做好事了呗”。他笑着说。

朱乐祥经常陪着爷爷奶奶在马路边散步。小孩子腿脚利索,一会跑前一会跑后,不停地去寻找路边是否有被人丢弃的塑料瓶。他的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捡到瓶子后就装进塑料袋里带回家。一个暑假能捡四五百个,可以卖上十多元钱,这些钱可以去买一本他最喜爱的古诗词书。他对文明的理解,有三方面:环境上的文明,干净、卫生;语言上的文明,不说脏话;心理上的文明,内心善良。——心理上的文明,这个提法从十二岁的孩子的口中说出来,让人觉得震撼,会惊奇于他思考的深度。他最喜欢的诗是李白的《将进酒》,诵读诗词和文明之间的关系是,“诵读诗词能够让自己精神升华,精神升华能够使自己在语言上更文明,内心更善良,是促进文明素质进步的。”他的逻辑异常清晰,令人惊叹。

拥有进取之心的人会处处留心、努力见贤思齐。朱乐祥同桌的桌面始终整洁、有序,这让他非常佩服。他听姐姐还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他姐姐的教室里安置有饮水机,饮水机下面有个用来接水的水桶,水桶满时,总是有个同学主动提出去倒掉。他觉得姐姐的这个同学非常值得学习,“善良的人应该都爱付出吧”。郭丽教育孩子,“懂得为社会、为他人付出的人,一定会受到社会、他人的尊重。”

注重家庭文明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已成当前周口人的共识。淮阳区图书馆馆长牛楠方深有感触地说:“来图书馆读书的家庭越来越多,每到周末,还不到开馆时间,门前就能排起长长的队伍。”前来读书的,有的是母子相伴,有的是父子相俦,还有“全家总动员”的,——他们轻手轻脚走进阅览室,各自取下自己喜爱的图书,各自安静地阅读,直到中午,即将起身时,相互对视示意一下,这时旁人或许才会发现他们是一家人。牛楠方说:“文明城市创建,我觉得它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都特别呵护这粒种子。”

每逢暑假或寒假,淮阳区图书馆都会组织一支特殊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队伍的成员都是中小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家长们都特别支持孩子们参与这支队伍,“图书馆本身就是净化器,孩子们在这种场所里接触都是向上的东西;参加志愿服务,能够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有个孩子让牛楠方印象深刻,“我们给这些小志愿者颁奖时,我才知道有个孩子“谎报”了年龄,——我们建议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参加,他其实才十一岁。但这个孩子表现得太优秀了!”孩子的家长欣喜于孩子一个暑假的变化,“变得会说了,变得知道如何统筹安排事情了,变得更懂礼貌了,做事也积极了,学习也有理想了。”

淮阳区图书馆精心策划的“爱心教育·幸福家庭读书会”活动曾受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郭丽最喜欢带着孩子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种阅读活动,“要努力当一个有素质的人,不管是电视上演的,还是书上写的,那些让人称道的人物都是有素质的人,咱不一定声名显赫,但咱得有素质。”“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成为高素质的人。”周末或假期里,朱乐祥经常“混”到机关单位的卫生值日岗上,帮助那些叔叔阿姨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他并不能准确描绘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样子是什么,但他的内心是有憧憬的,“如果人人讲卫生,人人讲文明,我们的社会一定是更加美丽、和谐,生活更美好。”

“环境文明与人的文明素质是相互影响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城市的文明提升是从书店里的灯光开始的。那一排排图书是每个人渴求进步的营养液;那安静的读书模样能让人听到其骨骼成长的声音;那书页的翻动声是跳跃的乐章。

周口新华书店将书店开到了学校里,文昌中学里的“尚书房”就是其代表作。2020年12月2日下午,三年级的琪琪和同学萌萌在尚书房里写作业。书店里的工作人员特别乐意看见孩子们来写作业,“图书给人以温暖,孩子给人以希望,都让人非常美好。”琪琪和萌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写完作业后就可以看书了,这里书好多呀,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琪琪喜欢看有童趣的、风趣的图书,萌萌却准备看一本恐怖书,“看看到底有多吓人”。琪琪印象最深刻的书是《冬天有情不结冰》,是爸爸送给她的,“讲述的是感恩的故事”。

琪琪的爸爸在文昌中学工作,身为高三语文老师的他,特别注重对孩子阅读方面的引导,“幼儿园时期,让小孩自己多读一些绘本,图画读一些,文字少一些,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是第一位的;进入小学之后,尤其是学了拼音之后,就选择一些图文比例适当的书,相比较幼儿园,图画少一些,文字多一些,循序渐进,逐渐过渡。”“读写也有结合,引导孩子写写读后感。”孩子读书多了,行为是有变化的,“爱发问,提出问题后自己会找相应的书籍去寻求答案,这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孩子的探索精神,我们家给琪琪买的书比较均衡,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同时也兼顾人文历史,都是成套的书,希望孩子知识全面并成系统。”“人际交往方面也有很大变化,比如与父母的交往,自己会制作留言卡,里面遣词造句也很适宜;与人交往有礼貌,一开始不知道礼仪咋回事,后来就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

琪琪和萌萌都背诵过《论语》,譬如“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等常见章句都能熟练背诵,并讲出其中涵义。都佩服钟南山爷爷,立志要成为钟南山爷爷那样的人,“救死扶伤,让社会少一些生病的人,让社会更安全。”对文明的理解是,“讲卫生、讲礼貌、尊重别人。”琪琪的爸爸认为,“阅读能够让文明成为自觉行为。阅读促进人思考、向上、积极进取,使人的志趣和追求都往上走。一个有所追求的人,会谨慎于自己的言行,使言行符合社会公德,使自己成为文明的一份子或榜样。”“现在的高考导向就是阅读,翻看高考试卷,就两大块,一块是阅读,一块是写作。写作也是阅读,写作能力是从阅读中来的。但是引导孩子读书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她自己人生的丰盈。阅读能够使人摒弃骄妄,保持定力和淡然。”

他认为,文明城市的创建,除了政府引导之外,更根本的力量在于每个市民自身素养的变化。“环境文明与人的文明素质是相互影响的”,他说,“环境变好了,市民内心就会感到舒畅,反过来会爱护环境、珍惜美景;道路变得整齐了,市民开车行车就会变得更规范;公园在身边,人人都爱健身了。”“城市品位的提高,会在无形之中促使市民对自身素养的审视,促使人们提升自身素养,以使自己能够与美的环境相匹配;市民自身素养提高后,反过来会积极推进环境变得更美。”“这就是相互影响的过程。”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君主问孔子,带着儒冠穿着儒服,利于求学问吗?孔子回答说,丧事穿素服,颜容悲戚,难道不利于丧礼吗!言外之意,形式会对实质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于人的素质提升,同样是这个道理。

刚好赶上文昌中学下午放学,书店里涌进一大批学生。其中一个高一的女生在“青春文学”书橱前找书,问及最喜欢的书是哪种类型,回答说最喜欢民国风,譬如张爱玲、徐志摩的作品。问及读书的效用,她回答说,“大概是为了知识的丰盈吧。”这是一个一说话就微笑、看起来比较安静的女孩子,在谈及如何理解“文明”时,她说:“大概就是素质吧”。“与人交往有礼貌,对社会遵法守纪,对自己保持慎独。”“安静,不轻易打扰别人,尊重别人,就是素质的体现吧。”临别时,她微笑着轻声说再见。她的身影,让人恍然看到文明城市的群体身影。

“我觉得周口的城市形象提升了一大步”

五天前刚从海南省海口市返回到家乡周口的孙女士说:“眼前的周口已经不同于记忆中的周口,街面变得整洁干净,推着车买东西的游动商贩也不见了,街道扩充了不少,宽阔了很多。”“我觉得周口的城市形象提升了一大步。”“周口虽然比不了海南的气候条件,但是,就街道的整洁度来说,一点也不差。”

城市文明的厚度源自全民阅读的广度。因为是刚从外地回来,孙女士五岁的儿子在这里没有玩伴,喜爱读书的小家伙就缠着母亲来到新华书店中心店。这是工作日的下午四点,书店里读书人并不多。“周末时人比较多,母亲领着孩子,安静地坐在咱们的阅读服务区读书,有的孩子甚至在这一读就是一天,”新华书店图书业务负责人冯钟文介绍说,“读书是咱书店里最为美丽的风景。”

书店里的书柜设计有着充分的人性化考虑,其高度照顾了大多数读者,使读者能够轻易地取到想要阅读的书。还专门设置有低矮区,更是照顾了小学生群体。还配置有专门的阅读区域。为了促进孩子爱上阅读,新华书店专门策划了《最美读书声》和《中小学诵读大赛》活动。选手报名成功后,即可按照比赛程序参加。阅读的内容由自己选定,体裁不限,阅读所用书籍可以自己带,也可以由书店提供。

孙女士的姐夫是海南某所大学的教授,特别注重对孩子阅读上的教育,缘于此,孙女士也特别注重儿子的阅读教育。她对新华书店举办这样的活动赞不绝口,说:“小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会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说这话时,她的儿子正拿着《想象世界》这本书进行阅读。他那安静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已经连续来这个书店三天了,一进入书店,小孩子就变得非常安静,似乎进入了他想要的温暖世界。”孙女士说,“我对今天的周口已经不熟悉,我是通过导航才找到这家书店的。书籍,何尝不是人行走世界的导航呢。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终生与书相伴。”

“今天的周口已经形成了全民阅读的氛围。”周口市图书馆馆长李佳说,“周口人一直注重读书的传统,孔子曾在这里讲学,其七十二贤人中有六个是周口人。”2019年2月13日,周口市6座24小时智慧图书馆正式开馆。新开放的6座智慧图书馆每座面积40平方米,馆内除配有2000多册纸质图书外,还有3000多册电子图书,并每月更新。市民凭借身份证即可借阅,只需使用智能手机里的“扫一扫”功能,就可轻松把书、报、刊、视频存入自己的手机,随时阅读。智慧图书馆还配有空调系统和阅览席,市民可刷身份证进去阅读,办理借书、还书等业务,感受全天候、智能化、无障碍的高科技阅读新体验。

“城市的文明程度是由人的文明程度决定的。每个人的文明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阅读。参与阅读的程度与个人修养的变化密切相关。热爱阅读的人越多,城市的整体文明素质自然会提高。可以说,城市文明的厚度源自全民阅读的广度。”冯钟文介绍,新华书店的宣传语是“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促进全民阅读,新华书店一直致力于此。

《道德经》云:“高以下为基”,意思是:高处须以低处为基础。任何高处都是从低处开始的,任何宏大都是从点滴开始的。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每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城市的追求就是市民的追求,城市颜值与市民素质相得益彰。每个人都是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聚集起来,就是晶莹剔透的海洋,永远会闪耀璀璨的文明之光。

要闻推荐

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习近平出席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楼阳生:强化创新驱动 强化产业支撑 建设对外开放桥头

张建慧: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 让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