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本地典型

无悔的选择

时间:2021-03-02 10:58:57 来源:

韩宇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董雪丹 摄

韩宇南(右)和群众一起在田间劳作。资料图片

韩宇南积极为前何村引进新项目。资料图片

编者按:

3月1日,《人民日报》第20版头题刊发《无悔的选择》。该文以近4000字的篇幅,描写记述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周口市税务局干部韩宇南在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人民日报》以重磅文章介绍周口扶贫干部,是对周口脱贫攻坚工作的充分肯定。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周口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董雪丹,应《人民日报》编辑之约,特意实地采访,并以独特的视角、简洁流畅的文笔,倾力而成,是讲好周口故事,建设出彩周口的生动实践。现将《无悔的选择》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走路的难题是遇到坑坑洼洼,做人的难题是怀揣歉疚不安。这是来到前何村的第一天,韩宇南内心最深刻的感受。

2015年,河南省周口市税务局干部韩宇南主动请缨,来到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5年多过去了,到村子第一天时的情景,韩宇南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村中道路坑洼不平、泥泞不堪,有的甚至成了“小河”,水边是冲积到一旁的垃圾。那一刻,韩宇南深深意识到驻村工作将要面对的困难,并下定决心,首先要将这些“坑坑洼洼”填平,让村民们走路变得容易。

可又有谁知道,那一天,韩宇南是带着妻子潘丽英的埋怨来到村里的。一想到出发前妻子为他整理行囊时的不舍,韩宇南就感到无比歉疚。尤其是那句“父亲都80多岁了,要是有个好歹,可咋办”,更是说到了他心坎上。不过,说也说了,怨也怨了,妻子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她了解他的执着。

也正是这份执着,让韩宇南迎难而上。他开始积极着手解决那些“坑坑洼洼”。村里一位老大娘拉着韩宇南的手问:“韩书记,俺都80多了,俺闭眼之前,能看到咱修的路吗?”他恳切地答道:“大娘,一定能!”为了这个“一定能”,韩宇南在村里一次次开会动员,一家家走访劝说,对村道进行实地丈量,再加班加点将测量数据绘制成图。他一面向政府部门申请道路项目,一面带领村民修路基,一把铁锹从早干到晚。

10个月之后,一条新修的11公里水泥路,终于通到了前何村的家家户户门前。

来到前何村后,韩宇南想得最多的是村里需要解决的一个个困难。在城里的潘丽英所看到的,却是丈夫在村里生活的各种困难。才几个月的时间,韩宇南已四五次把锅烧干烧坏。常常是有事一出去,就忘了锅里正烧着的饭菜。那天,潘丽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丈夫站在一位村民家房顶上灭火,终于忍不住打来电话,哭着说:“你不要命了,要是掉到火里可咋办?”

2016年元旦,潘丽英打来电话让韩宇南回家吃饺子,可韩宇南实在走不开。潘丽英说,那我去吧。想到50多公里的路程,要坐公共汽车,下车后还有10多里的乡间小路,韩宇南有点不放心,便骑上电动车,在妻子下车的路旁等候着。当接过妻子手中的口袋时,他看到了她在家中精心准备好的饺子馅。

来到村里,潘丽英才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韩宇南的忙碌。

回城里后,内退在家休养的潘丽英便和家人商量起来。商量的结果是,她来村里照顾丈夫。

妻子也要来“驻村”?韩宇南得知后,有些担心:她来到村里能适应吗?

没想到,潘丽英来了之后,很快就融入了前何村这个大家庭,甚至慢慢也变成了一个跟丈夫一样为前何村奔忙的人。她成立了舞蹈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组织妇女们编藤椅、织渔网增加收入,给孤寡老人买来防寒棉帽、为残疾儿童买来轮椅……“说是来陪我的,结果跟村民在一起的时间,比和我在一起多多了。”说到妻子,韩宇南笑了。

潘丽英大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可韩宇南还是做了一件落妻子埋怨的事。2016年春节前,潘丽英拿着韩宇南的工资卡去取钱,发现卡上无故少了两万元。韩宇南只能对妻子实话实说:两万元他拿去买春辣椒种子了。他想带领村民通过种辣椒来提高收入,为此村里还引进了辣椒加工厂。可到了真正要播种的时候,大家还是不愿意种,怕赔钱。他怕错过了播种季节,便自己贴钱买了种子,并对村民们说:“赚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

潘丽英知道后,埋怨丈夫“傻”,可韩宇南却说:“为了前何村早日脱贫,就应该‘疯’着干。为了村民有福气,我宁愿冒‘傻’气。”这之后,他又自筹资金3.12万元,购买了夏季辣椒种子,并和村干部一起整理苗床、浇水、施肥、打药、覆盖农膜,精心呵护着这一粒粒增收的希望。

潘丽英那头呢?体会着韩宇南的良苦用心,听到村民说“有困难,找老韩”,看到村里的辣椒丰收了……慢慢地也开始理解丈夫了。用韩宇南的话说:“她没影响住我,我影响住她了!”

很快,第一个两年任期将满。村民们一再挽留韩宇南,他也确实放不下建设中的扶贫车间、光伏电站、小学教学楼,便留了下来。他给自己的第二个两年任期定下目标:在前何村的扶贫路上,不落下一户贫困家庭、一个贫困村民。韩宇南做到了——2018年,前何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前何村脱贫了,但是韩宇南仍不满足。他在想,村里还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做到稳固脱贫的产业。经过多次考察,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门路:种植迷迭香。这种植物用途广泛、市场稳定,种下之后,可以连续收割15至30年,地里还可以套种梨树。为形成规模化种植,韩宇南拿着麦克风,拖着大音箱,在村里沿街宣传讲解、动员村民,最终敲定了300亩土地流转的协议。但村民们对此还是有顾虑:“韩书记,俺是看你的面子才签的合同”“你要是走了,这事会不会受影响啊”……看到乡亲们担心,看到挽留他的红手印,望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迷迭香,憧憬着村民增收、前何村变成一片花海的韩宇南,于2019年再次向组织提出申请,继续留任驻村第一书记。同时留下的,还有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韩宇南不回,潘丽英则始终追随着他。陪伴丈夫驻村几年,也让潘丽英对“家”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她说:“现在,前何村就是俺的家,村民就是俺的亲人。”每年除夕,夫妻俩都会和村里的孤寡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村里的何大爷临终前,两人一直守候在老人床前。他们还长年照顾着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

2020年4月,已经驻村第六个年头的韩宇南,又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将已过90岁的老父亲也接到了前何村生活。因为驻村,他照顾不到老父亲。妻子若是留在城里照顾老人,又会牵挂他。姐姐、弟弟、妹妹的家里也都有实际困难。而自己在家中是长子,本应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思前想后,韩宇南做出了这个决定。

与妻子潘丽英一样,老人到了村里后,很快成了前何村的人,村民也待老人如亲人。有人送来鸳鸯蛋让老人补养身体,有人包了包子、饺子给老人送去,有人蒸了地锅馍给老人拿来。韩宇南夫妻俩忙时,总有人给老人端去面条。村民王秀英说:“俺就想着能搭把手就搭把手,能端碗饭就端碗饭,跟照顾自家老人一样。”村民郭秀荣说:“韩书记把老人接来,是忠孝两全。老人在家,他肯定会挂念。回去吧,这工作能舍了?他们有事时,俺们过来看看,端个茶,倒个水,都是理所当然的。”

深冬的阳光下,韩宇南听她们这么说,憨厚地笑着:“她们跟丽英,就像亲姊妹一样。”一群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像阳光一样洒满了前何村。

在前何村的一间小屋里,摆满了韩宇南获得的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还有村民们送的各种锦旗。虽然韩宇南一再说,不要再花这个钱了,还不如去买袋面吃,但还是挡不住质朴的感谢挂满了墙。韩宇南站在这些荣誉前,52岁的他头上已有了不少白发,然而6年前刚到前何村时的他,却是满头黑发。

回想近6年的驻村扶贫路,韩宇南感慨:“我到前何村之后,一直梦想着做到‘城里有啥咱有啥’。现在前何村路宽了,灯亮了,修了桥,打了机井,架了高压线,农民体育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建好了,扶贫车间开工了,光伏电站发电了,小学教学楼建起来了,天然气入村了,自来水、宽带户户通了……我自己心里也觉得越来越敞亮了。”

临近饭点,潘丽英在他们前何村家中的厨房里忙活着。她麻利地将擀好的面饼放进电饼铛,然后继续擀下一个。说起丈夫在前何村做了哪些事,潘丽英如数家珍。那些话语里,透着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更让人读到了一个妻子的无怨无悔。

2021年2月11日,又是一个除夕。今年,韩宇南没有和村民们在一起,因为他去了北京,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亮相《向祖国报告》的特别节目。这次,妻子没有追随他。为了防控疫情,春晚导演组只邀请了韩宇南。但潘丽英一样开心:“没事儿,你上春晚,就是咱俩上春晚。”为了赶第二天早晨7:20出发前往北京的高铁,两位村民凌晨4:30就起床了,他们把韩宇南送到高铁站。韩宇南说:“知道我要上春晚,这俩老乡比我还高兴!”

大年初一下午,从北京返回周口的韩宇南一下高铁,就将在春晚舞台上手捧的鲜花送给了妻子。当天晚上,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这6年,她跟随我在农村,志愿扶贫,无怨无悔。我没礼物送她,导演让我送她春晚的鲜花,谢谢她。”接过鲜花的那一刻,潘丽英笑得很甜。作出这样的选择,她始终无悔。这其中的甘苦,她知道,他更知道。

要闻推荐

习近平: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

楼阳生:坚决在一个潜伏期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疫情

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

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

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隆重开幕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