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美:红军团长的平凡人生
卢子美
卢远东(右一)站在墓碑前讲述爷爷的故事
青年时期卢子美画像
核心提示
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曾参加过著名的“宁都暴动”,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他,曾任少共国际师45团团长、红2师4团团长等职务,在长征途中参加过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突破乌江天险等多次战斗。
他,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即使与部队失去联系后回到老家沈丘县,依然保持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动摇,积极发动组织群众在家乡进行革命斗争。
他,又是一位普通农民,但他初心不改,默默无闻,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为党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行动将“忠诚”二字践行到底。
他,就是沈丘县李老庄乡刘堂行政村卢庄自然村村民、红军团长卢子美。
初冬时节,记者一行来到沈丘县李老庄乡刘堂行政村卢庄探访关于卢子美的点点滴滴。
行走在卢庄村北一片空旷的田野上,抬眼望去,几棵苍翠的松柏傲然屹立于黄土地中间,松柏掩映之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土堆就是卢子美的长眠之地。
很难想像这里竟然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团长的墓地。墓地只有很小的一块地方,周围被人用铁栅栏围了起来,墓碑上“红军团长卢子美之墓”几个大字清晰可辨。站在墓碑前,人会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
除此之外,这里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卢子美身世的东西了,也许“红军团长”这几个字,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褒奖。
“这里就是爷爷的墓地,村里还有爷爷生活过的老房子,前段时间,一家剧团还专程来到村里采访爷爷的事迹,并在这里祭奠过爷爷……”卢子美的孙子卢远东对记者说,爷爷虽然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家乡,始终坚持革命信念不动摇,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下一代去不断努力工作学习。
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清政府的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这一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脱颖而出,为国家奔走呼告。
1898年2月16日,在豫东平原一个卢姓人家里,卢子美呱呱坠地。从此,这户人家节衣缩食供卢子美读私塾,让他成为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年轻人。
为了实现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1922年,卢子美离开家乡,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他在部队表现突出,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兵败下野。卢子美所在的部队被蒋介石改编为26路军,1931年被调到江西宁都驻防。此时,一些富有正义感的官兵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深怀不满,士兵开小差现象时有发生。
有一天,卢子美的连队突然少了一个士兵,卢子美赶紧派人寻找,还没来得及上报,就被挖空心思想陷害他的连队副官报告给了团长。团长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卢子美传唤到团部进行责骂,并罚20军棍,打得卢子美皮开肉绽。
在卢子美疗伤期间,26路军总参谋长赵博生视察部队驻防情况,得知卢子美被打,就来到他的连队察看。在二人交谈中,赵博生了解到,卢子美出身贫寒且很有正义感,遂对他产生了好感。第二天,赵博生派人送来了治伤药物和信函,再次嘱咐他安心静养,争取早日康复。时隔一个星期,赵博生又一次来看望卢子美,两人家事国事无话不谈,一致认为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不得人心。
赵博生说:“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和殖民统治,让劳苦大众当家做主。”卢子美问:“共产党这么好,咱们上哪里去找呢?”赵博生说:“这不难,我就是共产党员。”卢子美说:“我能参加共产党,也为劳苦大众和中国革命作点贡献吗?”赵博生随即答应。
之后,赵博生把卢子美的情况向26路军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刘振亚、组织委员袁血卒进行了汇报,经特别党支部研究,决定由赵博生、袁血卒作为卢子美的入党介绍人,介绍卢子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赵博生组织实施。一天傍晚,赵博生和卢子美在一个小山沟里秘密进行了入党宣誓。
长征路上九死一生
卢子美入党后,积极发展和培养进步力量,先后介绍多人入党。不料,党组织在南昌的接头关系网被敌人破获,26路军地下党政治决议案和组织决议案落到敌人手里。
形势万分紧急!为了避免革命工作遭受进一步损失,中共地下党组织要求部队起义。于是,在赵博生等人的领导下,26路军宣布起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都暴动”。卢子美是宁都暴动的骨干,率部把守宁都南关要害之地,完成了外线警戒任务。
起义部队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后,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卢子美同赵博生等起义党员骨干一起,在瑞金城外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
政协周口市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撰的《周口文史资料选》记载,1933年9月3日,卢子美调任少共国际师45团团长,在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参加了龙岩、水口、黄狮渡、东岐、顺昌、南雄等战斗,并多次负伤。1934年10月6日,少共国际师被改编到红1军团,参加长征。长征途中,卢子美率团掩护中央红军机关纵队转移,先后突破四道封锁线。1935年元旦,卢子美团与红2师在余庆会师。遵义会议后,卢子美团与红2师4团合并,原团长耿飚调1师任参谋长,卢子美接任团长,杨成武任政委。该团参加了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和策应飞夺泸定桥等战斗。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夺取泸定桥后,进入四川雅安地区,因战斗减员,红军再次改编,卢子美任团长兼参谋长。
一天傍晚,部队在荒山野岭宿营,卢子美带领两名警卫员去附近村里找向导,不料被敌人便衣队包围。他们3人分开突围后,天色已晚,卢子美找不到两位战士,就按记忆方向朝驻地走去。路上,他看见对面来了6个人,以为是接自己的同志,就问:“你们是接我的吗?”对方厉声回答:“老子就是拿你的!”他因子弹打完,眼看冲出去已无希望,便趁夜幕扔掉了手枪。当时红军干部与战士服装无异,他并未被敌人认出,敌人让他挑水做饭。一天夜里,他乘敌人不备逃了出来,但一连两个月未找到红军,由于人生地不熟,且身无分文,卢子美只得回到了家乡。
身份变了初心不改
卢远东说起爷爷的情况,几度哽咽,他说,爷爷卢子美的人虽然在家乡,可心里却一直想着党,他思念战友和首长,盼望早日归队。
1938年,在沈丘老家的卢子美得知红军到了陕北,就决定北上寻找部队。他与三弟卢子华一同去做买卖,挣了钱去陕北。兄弟二人步行去郑州,搭火车到洛阳。当时,他俩已身无分文。一天,卢子美偶遇西北军旧友朱斌,朱斌劝他们留下,卢子美却不为所动,依然坚持继续寻找部队。不料,黄河被日军严密封锁,卢子美只好返回家乡。1940年、1942年,卢子美先后两次去大别山和湘西寻找队伍,均因抗战期间我军转战频繁,未能如愿。去湘西时,跟随他去的一个侄子遭遇日军飞机轰炸身亡,他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又一次返乡。
既然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不能在战场上痛快杀敌,那就在家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卢子美在家乡贫苦农民中秘密宣传党的政策,讲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故事,培养了李学田、卢子香和儿子卢纪云等一批进步青年。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途经沈丘。由于部队停留时间短,卢子美没能见到熟悉的首长和战友,未敢谈及自己当红军的身世,他担心在无人作证的情况下,一旦说出去没人相信,可能招致当地反动武装的谋害。
后来,卢子美设法和留下的工作队取得了联系。卢子美带领群众参加反霸斗争,抄出了地主家的枪支60多条,带领贫苦农民镇压了反动分子。1948年建立乡政权时,由于他对敌人斗争坚决,被选为当时的刘堂乡乡长。
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时,卢子美又带领2000余名民工支前,从安庆过江南下,部队首长奖给这支支前民工队2挺机枪、70条步枪。为家乡从事革命工作,实现了自己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愿望后,卢子美便向刘庄店区委书记成允等汇报了自己当红军的经历,恳求恢复党籍。当时,县、区委领导考虑到复杂的社会环境,考虑到恢复党籍事关重大,答复待以后查证,事情遂搁置下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卢子美从报纸上看到肖华、杨成武等老首长、老战友的名字,几度萌生去找他们的想法。但当他得知宁都起义时的领导人赵博生、董振堂在战争年代牺牲的消息后,认为自己已经脱队几十年,红军时期的其他首长可能不记得自己了,遂决定在家里干革命工作。
《周口文史资料选》记载,1952年,卢子美腿部旧伤复发,加上年老体弱,经组织批准,离职休养,享受供给制。年过半百的他离休后,仍积极为党工作。为支持朝鲜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捐献出700多元积蓄。农业合作社运动中,他积极动员群众入社,还拿出自己的500元退职金和医疗费为集体购买大牲畜,自荐担任饲养员。在他担任刘堂乡乡长期间,刘堂乡是全县第一个缴公粮模范乡。
1964年,卢子美的儿子卢纪云患脉管炎病逝。这位年过花甲的老红军强忍着晚年丧子之痛和生活艰辛,坚持不向国家伸手,靠自己的劳动把孙辈抚养成人。
1965年村里办小学,青壮年文化人少,65岁的卢子美接受了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当起了民办教师。卢远东介绍,“文革”中,爷爷卢子美因为当过国民党的兵,被多次批斗,还被清除出学校。在那个动乱的岁月里,卢子美写下了“平地行舟非好汉,惊涛骇浪识英雄”的对联贴在屋内,要求全家老小坚定革命信念,誓死跟党走,不变心。
耄耋之年恢复身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垂垂老矣的卢子美决心向党组织申请承认自己的革命历史。卢子美的女儿卢湘云按父亲的讲述写出材料,分别寄给中央军委、国家民政部等单位,并陪父亲前往兰州找时任兰州军区政委的肖华同志。
在兰州,卢子美与肖华两位老同志一见面就亲切拥抱起来。回首往事,两位老人的心情都很激动。
在这里,曾经的战友有过一段对话。肖华将军问:“你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卢子美答:“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对党问心无愧,我也是革命干部,找你干啥。我唯一感到内疚的是,长征没有走到底,掉队了。”
肖华送卢子美到军区医院全面检查身体,并写信证明他的红军历史。此后,肖华还分别给河南省委领导、河南省民政厅、周口地委统战部、沈丘县委写信,建议尽快解决卢子美的问题。
《周口文史资料选》记载,杨成武接到卢子美的信后,回信为他当红军团长作证,并寄了回忆录《忆长征》一书。聂荣臻元帅很关心这位红军老团长,不仅给当时的周口地委统战部打了电话,还委派当时的国家民政部顾问袁血卒前来探望。1982年,袁血卒作为卢子美的入党介绍人,专程来到沈丘看望老部下。
1982年4月,卢子美被确认为“在乡红军”,增补为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1983年9月恢复党籍,不久后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批准为“在乡红军团长”,享受16级待遇。1985年1月26日,86岁的卢子美走完了他战斗的光荣历程,与世长辞。
如今,红军团长卢子美已经离开了我们,可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周口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永远激励着后人去不断奋斗。
采访当日,记者来到卢子美曾经生活的一处院子,这里的房屋年久失修,院子里满是杂物,只有门口的两棵苍松依然挺立,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居住着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
卢远东说,多年前,他曾到江西宁都走访爷爷战斗过的地方,在当地的宁都起义纪念馆,他看到了当初和爷爷一起战斗过的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感触很深。
“如今,爷爷卢子美已经去世多年,可是他生活过的院子还在,我想在村里为爷爷建一座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他的事迹……”站在卢子美曾经生活的院子前,60多岁的卢远东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采访札记——
将“忠诚”二字践行到底
卢子美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位革命英雄,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家乡,始终不忘为民初心和使命,虽历经坎坷,但初心不变,用行动将“忠诚”二字践行到底。
革命战争时期,卢子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一时期,他身背头颅干革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展现了革命大无畏精神。这一时期,他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回到家乡后,卢子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多次外出寻找部队,就是很好的证明。寻找部队未果,他就在家乡坚持进行革命斗争,宣传党的政策、培养进步青年,带领群众进行斗争,将对党的忠诚书写得淋漓尽致。
已到迟暮之年的卢子美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他捐献积蓄支持抗美援朝,在家乡当饲养员、当教师……他的为民初心始终没有变。
历史的接力棒,今天交到了我们手中,只有更好地传承老一辈革命者的红色基因,才能永葆革命本色,也才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