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雄刘国勋荣登十一月中国好人榜
今年94岁的刘国勋,须发皆白,齿落耳背。67年来,几乎没有人会将他与“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联系在一起。本报7月31日以《太康有个“张富清”》为题,对刘国勋的事迹率先进行了报道。
在太康县独塘乡杨庄行政村村民眼中,刘国勋只是一个同乡亲一样默默耕耘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农民。
没有人知道,在村里务农67年的刘国勋,曾挽救了全连人的性命,1950年,被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人民功臣勋章”,记二等功一次。
如果不是该县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采集退伍军人信息,如果不是刘国勋的孙子刘杰无意中提及爷爷有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装着立功证书、喜报等物品,老人的这些秘密也许将永远归隐于乡野。
“最光荣的是,1948年我入了党。”说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刘国勋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时年轻,就一门心思想为党多做点事。”
解放兰州战役打响时,正值刘国勋攻城换防休息。他不顾身体劳累,主动承担站岗放哨任务。“我突然发现部队休息的山体有坍塌滑坡的可能,赶紧向部队报告情况。”回忆当时的情景,刘国勋心有余悸,“官兵刚撤离完毕,山体就坍塌了。”
刘国勋挽救了全连人的性命。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为其颁发了“人民功臣勋章”,记二等功一次。解放西北的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突如其来,在刘国勋身旁不远处爆炸,幸运的是没有造成生命危险,可他因此造成耳聋,久治不愈。
“最难忘的是抗美援朝上甘岭那场恶战。当时,我们5个连的兵力被美军团团围住。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上有坦克围攻。咋办?等,只有死路一条!”聊到动情处,老人从板凳上站起说,“我军决定集中突围,那时我是卫生员,拎起枪也参加了战斗。由于美军火力猛,最终只有60名官兵从敌人包围圈中冲了出来。”
虽死里逃生,但因伤势较重,刘国勋被部队强制安排回国治疗。1952年病愈后,因双耳失聪,不能继续参战,刘国勋申请复原返乡务农。
“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好多都牺牲了。比起他们,我今天生活很好,很知足。”刘国勋老人说。
太康县武装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独塘乡领导多次上门探望时,询问刘国勋有什么要求。“我是名老党员,不能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刘国勋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