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田里刨出甜蜜生活
在沈丘县纸店镇提起红薯大王无人不知,他就是该镇刘庄行政村村民刘兵。他几十年如一日钟情于红薯种植,不仅自己发了家致了富,还带动周围群众富裕了起来。如今,他又将以红薯为原料加工的农副产品推送到电商平台,通过网络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我的人生经历很简单,长这么大除了高中毕业时出了一次门,其余时间一直在家修理‘地球’。”刘兵调侃说,老百姓的本职工作就是种田,他也算得到了祖辈的真传。
对南方水土不服
1992年,高中毕业的刘兵到广州投靠亲戚,被介绍到白云机场工作。按理说,这工作让人羡慕吧,然而,刘兵却有些力不从心。
“最初让我当导游,在南方我不懂粤语,有时还需要出国,英语更不行。”刘兵说,上学时他最讨厌英语,这下好了,直接影响了他的美好前程。
后来,他又被亲戚介绍到广州武警服装厂当保管员。但是,在那里天天吃米饭,没有面食,刘兵开始闹肚子。水土不服的他,在广州坚持了两年只好回了老家。
接过祖辈的传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出打工潮席卷中国,广大农村青年纷纷涌向大城市,家中的土地都撂荒了,刘兵把那些不愿种地人家的田地都免费租了过来。
“那时,种谁的地也不出钱,只要缴提留款就行了。”刘兵说,“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愿意租种,有的人给我买化肥让我种他家的地。”
在农村长大的刘兵认为种红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是红薯产量比较稳定,受天气影响小,价格浮动不大;二是河南省甚至全国人都喜爱吃红薯,好销售;三是红薯可以进行深加工。
于是,刘兵租了10亩地开始试水红薯种植。经过辛勤耕种,刘兵种的红薯取得了丰收,每亩地有500元的纯收入。见到了经济效益,刘兵开始扩大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0亩、20亩,逐年扩张。2010年,他流转了300亩土地,每年的收入从5000元增长到15万元。
“现在,我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了1000多亩红薯。”刘兵说,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富了自己还带动了乡亲们致富。
与时俱进深加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刘兵看到单纯卖红薯利润太薄,只有对红薯进行深加工,才能提升利润空间。
2005年,刘兵投资200多万元,建了两个冷库,占地700多平方米,还建了3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
“最初,我是将红薯打粉,加工成粉条、粉皮等产品。”刘兵说,“后来,我购买了机器,开始生产薯条。”
刘兵加工出来的红薯制品大都销售到周边集市、商场及县城超市。自家种出来的红薯通过深加工,不仅增加了附加值,而且卖得火爆,每年收入达到40多万元。
“我们的产品通过外出务工的本地人,当作土特产带到了一些大城市,同样受到人们喜爱。”刘兵说。
2018年3月,县商务局驻刘庄村工作队入驻后,对刘兵的事业给予大力支持。这时,刘兵才知道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产品。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刘兵在云书网上销售了30多万元的产品。同时,刘兵还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参加了中国商务部举办的首届农产品博览会。
“走出去看了看,对我的触动很大。回来后,我就着手办理网上销售的事情。”刘兵说,在县商务局、电商产业园负责同志的帮助下,他及时注册了河南省沈丘县薯香斋老粉坊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
刘兵说,网络销售前景广阔,他已与电商产业园内的支农宝、云书网、易易部落等多家电商平台单位建立了联系,借助电商企业的平台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让国人吃上绿色环保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