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昌:致富不忘桑梓情 乐善好施暖民心
衡量成功人士的标准是什么?有人说,有固定的资产;还有人说,拥有庞大的员工团队。太康县王集乡李小桥村党支部委员李为昌却认为,创业致富后不忘回馈家乡、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才是衡量成功人士的标准。
带“第一桶金”归乡创业
李为昌离开家乡打工期间,先后辗转北京、郑州等地闯荡。他笃信: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凭着诚信,李为昌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尤其是他生产的室内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业有成的李为昌在当选村干部后,决定回乡创业造福乡亲。2016年,他在家乡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室内门生产销售企业。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的门厂渐渐走上了正轨,并初具规模。如今,他的企业生产的室内门已远销郑州、武汉等地,并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一片丹心献乡邻
李为昌致富不忘桑梓情,一片丹心献乡邻。他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015年之前,李小桥村路况相当不好,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更是泥泞湿滑。李为昌率先拿出1万元,对村里的部分路段进行了修整。2016年,他又拿出3000元钱,为村里安装了20盏路灯。2017年,他再次拿出9500元为村里购买了58盏路灯,为全村实施光明工程作出了贡献。
每年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前夕,他都会带领员工去看望全村的五保户和贫困户。他还主动掏出1000元购买健身器材,在厂区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向群众开放,被传为美谈。
帮助村民不遗余力
2017年12月,当他了解到全村部分留守儿童缺棉衣时,就主动找到驻村第一书记,提出为留守儿童捐献棉衣。随后,他拿出近万元为101名留守儿童每人购买了一件棉衣。曾经有人问他:“上不起学的孩子很多,你能帮完吗?”李为昌的回答是:“见一个就帮一个,只要还能挣钱,我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2014年12月,李为昌从郑州回家过年时,得知村里贫困户李开红的爷爷已90多岁,且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他当即带上慰问品前去看望。此后,每年春节前,他都会为李开红家送去慰问金。
村里曾有两家人因地边纠纷发生矛盾,相持10余年得不到解决。2018年3月,在驻村第一书记的调解下,双方有所缓和,但其中一方要5000元补偿金,而另一方却无力提供补偿金。李为昌得知详情后,主动找到驻村第一书记,愿意拿出5000元平息矛盾。多年来,他累计捐款20多万元。“我今年55岁,回首我的前半生,我觉得是圆满的。今后,我还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李为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