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外地典型

梁嘉涛:用实事求是书写扶贫传奇 看贫困村如何“72”变

时间:2017-09-05 17:58:41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33-1.jpg

第一书记梁嘉涛

33-2.jpg

到贫困户家走访

站在西华县红花集镇龙池头行政村的龙池广场,给人一种空旷辽阔、心旷神怡的感觉。偌大的广场宛如风景美丽的旅游景区,广场一侧是蜿蜒秀丽的“龙池湖”,不仅景色宜人,还可改善村民饮用水状况及村里生态环境,亭台楼阁别有韵味,颇有古典意味的廉政文化长廊引人驻足,另一侧为户型统一美观、干净整洁的龙池头村新农村社区,而广场上一尊毛主席雕像则威严庄重。龙池头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散发着勃勃生机。

曾经,龙池头村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特困村,土地贫瘠、旱涝频发,天灾人祸,不期而至,在2004年确定为河南省纪委的定点帮扶对象。在河南省纪委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省纪委连续派驻八期工作队对其进行帮扶。

2014年2月,河南省纪委驻龙池头村第八期帮扶工作队——队长兼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梁嘉涛入村以后,接过前七期工作队员的接力棒,更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在生产发展、民生改善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

近几年,经过第一书记梁嘉涛持续扎实有力的工作,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绝望村”正逐渐变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村。如今的龙池头村已成为一个集“宜居、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被喻为西华县城的“后花园”。

33-3.jpg

与贫困户沟通情况

33-4.jpg

气魄的村商业街

饮水工程带实惠 保障住房促民生

龙池头行政村地处黄泛区腹地,距西华县城3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紧临S102线,东距大广高速9公里,西距永登高速8公里,距新周(机西)高速2.3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总人口4725人,耕地面积6217亩。

然而,该村此前却是一个典型的穷村、病村。村支书金华亭介绍,以前自然条件恶劣,村里土地沙化,十年九旱,村民甚至连最起码的饮用水都难有保障,更别提致富门路。近些年,河南省纪委对龙池头村进行了有力帮扶,村子才有了大的改善。尤其近几年梁嘉涛驻村后,为龙池头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

“水泥路、社区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幼儿园、文化广场、饮水工程、保障房......”说起梁嘉涛驻村以来所做的努力和成绩,金华亭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给村里修建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建设了902平米的现代化幼儿园,设计有6个班,可容纳学生180人,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村内幼儿上学前班难的问题;修建入村公路和村内排路近20公里;完成了社区二期建设,新建住房320套;完成了商业街二期建设工程;建成了投资580万元的龙池头集体公寓,可供72户贫困群众免费居住。

此举得到了龙池头村民的交口赞扬,同时也促进了旧村拆迁和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梁嘉涛还投资800万元开展了龙池湖建设和文化广场建设。引东风运河水到龙池湖,引水项目直线距离约为3公里,目前工程已经完工,引水至龙池湖后,大大改善龙池头村的生态环境,“梁书记做的这些实事对于龙池头村来说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建设了全民健身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谈心、谈挣钱的好路子......”金华亭说。

如今,龙池头村从内到外都有了很大改观。自来水、移动通讯、光纤等设施实行全覆盖。建立党务、政务公开栏及廉政建设宣传橱窗;安装路灯120盏;投资15万元,宅间道路、路灯、下水道、自来水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购买大叶女贞、银杏树、广玉兰等名贵树种4710棵,认真实施了社区绿化工程,为进一步改变村容村貌创造了有利条件。

站在城市小区般的龙池头新农村社区,记者看到,每栋房子都修建得非常美观,且房前屋后鲜花锦簇,村主任宋海生介绍,为72户贫困户修建的保障房已全部入住,不但享受72套住房,还有72间配房,根据每户人口的多少,分为一室一厅、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装修和城市没区别,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老百姓很满意!

“生病吃药不要钱,全家享低保,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晚上跳广场舞的人多了,村里热闹了,心情好了,一股绳拧起来了!”宋海生说。

33-5.jpg

休闲健身广场

33-6.jpg

秀丽的景观

引产业搭平台带领全村致富 村民外号“金百万”

基层扶贫,村干部是关键。只有做通村干部们的工作,大家伙才能齐心干事。梁嘉涛按照突出重点、关注民生、助农增收的工作思路,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入手,结合帮扶村实际,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并制定了精准脱贫的思路——引产业、搭平台、引入股、促增收,让龙池头村的村民逐步摆脱“穷村、病村”的困扰,各家各户都有了脱贫致富的“新法门”。

要想物质脱贫,首先要解放思想。只靠种植收益低平的传统作物,想致富太难。梁嘉涛反复琢磨,解决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种植观念,根据有个别村民种植生态树并取得效益的经验,鼓励村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生态树——楸树,并帮助村民引进优良品种,果然取得了良好效果。龙池头村特色苗木种植业成为龙池头村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全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截止2017年,村内特色绿化树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

村民金大远因种植楸树年收入丰厚,是村民口中的“金百万”,从2014年开始种植楸树,从最初的十几亩到如今的五六十亩,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效益也一年比一年高。

金大远说:“现在村里已经有几十家在种了,销往北京、天津一带,这都得利于现在梁书记把村里改造的水利条件好了,交通也好了。梁书记告诉我们土地流转后要搞经济,还真搞上去了!”

登临百家门,了解百家情。梁嘉涛始终坚持定期走访制度,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真正做到接地气、知村情、晓民意。还建立了全村贫困户、边缘户等档案,重点掌握特困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明确责任,帮助制定有效的脱贫计划。

种植帮扶、企业帮扶、金融帮扶,三大帮扶措施让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心里切实有了“底子”。梁嘉涛介绍,贫困户依托“天翔高效农业示范园”和“绿垠种植合作社”进行产业帮扶,每户每年分红2000元,另外通过贷款给村里一个车业企业,企业拿出来一部分资金给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3100元,实现全覆盖。同时,以天祥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依托,以苗木种植为基础,以采摘园、观光园为发展方向,走观光农业发展的路子,不但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50余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园区务工创收。

63岁的贫困户宋平军患有“帕金森”,但如今的家里条件却改善很多:住上了新房子,电视、空调已经不缺,享受低保,土地基本上已流转,“已经没了烦心事”。

金莉莉是河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龙池头村贫困户中的一员,其父母在外务工,为减轻上学所需的经济压力,梁嘉涛在其第一年入学时就帮她争取5000元贫困金,并联合村委干部帮其照顾在家的爷爷。金莉莉说,她和父母平时很少在家,但是自己常听爷爷说梁书记总是来家里慰问,还送来米面油及被子等生活必需品。所以自己虽然在外,对家里也是挺放心的。

33-7.jpg

村支部书记介绍扶贫情况

33-8.jpg

乡领导介绍第一书记驻村情况

从“输血”到“造血” 昔日贫困村变城市“后花园”

在新村建设的基础上,梁嘉涛告诉记者,继续围绕以龙池湖为中心的旅游产业做文章,争取尽快把龙池湖边的商业街繁荣起来,辐射带动周边商户繁荣商贸物流。

梁嘉涛介绍,接下来,还要加快基础设施后续工程建设。龙池湖三期工程向北继续施工,改造旧坑塘,种植莲藕、养鱼,加快推进龙池头社区二期建设及剩余的320户旧村房屋拆迁工作,对于拆迁后的土地采取市场运作模式,用于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和工业发展用地。拟计划成立龙池头村旅游开发公司,接待外地参观考察团队、游人旅游观光等业务。加大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服务、引导力度,积极培育发展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相配套的林果种植业和林下生态养殖业。

“通过对龙池湖进行饮水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里以前缺水的状况。也改善了生态。村子离县城三四公里,道路方便,利用这个优势还可以发展观光旅游,河西岸即将开采摘园,主要种植草莓、桑葚、葡萄,现在已经有很多周边的人来游玩观赏了!”梁嘉涛对龙池头村接下来的规划和发展很有信心,“致富不忘共产党,所以把毛主席雕像立在广场上,就是启迪大家要学会感恩。”

红花集镇镇长郭俊华这样评价梁嘉涛驻村以来的工作:梁嘉涛书记驻村以来扎实工作、切实行动,大刀阔斧,说干就干,龙池头村才发展成为今天的靓丽新村。它打造了“三个满意”,村里群众满意,和群众打成一片;村干部满意,进入角色很快,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大变化;镇党委满意,工作得到充分认可。

通过帮扶,龙池头行政村完成了由“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由绝望之村变为希望之村,由贫困之村变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咱毛主席一生都在讲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扶贫也是如此,要做实事,要给老百姓谋福利,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扶贫!”梁嘉涛说。

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一个个棘手问题解决,一份份实惠到户到家,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多余的装饰,梁嘉涛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实实在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扶贫”的真正内涵,和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意义。

要闻推荐

张建慧会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瑞霞

全面夯实纪检监察基层基础

我市召开近期新提拔重用市管干部廉政谈话会议

习近平会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

张建慧:聚焦问题抓整改 精准发力促提升 让创建成果不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