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 传统文化

《殷芸小说》里的咸阳宫“方镜”

时间:2021-08-30 09:41:54 来源:周口日报

殷芸(471年~529年),字灌疏,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南朝梁文学家,武帝时曾经命作小说三十卷,世称《殷芸小说》。

《殷芸小说》卷一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和项羽灭掉秦王朝以后,“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府库,金玉珍宝,不可称言。……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杂记作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见《余嘉锡论学杂著·殷芸小说辑证》,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288页)

《殷芸小说》里的故事很耐人寻味,“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这很像照相机的暗箱;“以手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这简直就是透视用的X光机了。X光机是摄影技术在医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与照相机同出一脉,只不过使用的光源和胶片不同而已。

咸阳宫里的这块可以产生“倒影”、可以透视人体的“方镜”, “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可惜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实在是遗憾。

《殷芸小说》里记载的这块咸阳宫“方镜”是否可信呢?这需要先对“小说”做一番探究。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论,与今日小说的概念相差甚远。汉代有了“小说家”之称,小说开始走进文学的殿堂。东汉桓谭《新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这与今日小说的意义比较接近了。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小说有了明显的改观,题材、内容与写作方法都丰富起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奠定了明清中国小说文本式样的基础。

《殷芸小说》是第一部以“小说”命名的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殷芸身在小说转型的南北朝,他的书既然名为“小说”,那其中收录的文字自然是为当时人视为“小说”的东西。其内容主要有逸事、地理、杂记、别传、琐言五类,而其中的主体则是逸事和琐言。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小说的理解,即主要将逸事、琐言当作小说。逸事也写作“轶事”,一般是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是在正史书上没有记载过,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靠各种史料记载或口传的事迹。不少逸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丰富、加工,富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既然是刘项争霸时期的逸事,虽距殷芸生活的年代已有六七百年,但杂纂故书是《殷芸小说》中的一大特点,殷芸是不会凭空臆想出来一块咸阳宫“方镜”的。余嘉锡云:“考芸所纂集,皆取之故书雅记,每条必注书名,与六朝人他书随手抄撮不注出处者不同。”可以认为,《殷芸小说》中的故事相对有真实性可言。

通常认为现代摄影术由欧洲肇始,但中国春秋时代的墨子发现“小孔成像”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的秦始皇时代中国就有了可以产生“倒影”的“方镜”,那么世界摄影史可能就要改写,这非常值得摄影史学者进一步考证。

即便这块神奇的咸阳宫“方镜”是殷芸幻想出来的,那也十分了得。1500年前中国的殷芸就把摄影术用“小说”刻画出来了,这也算得上是为世界摄影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要闻推荐

全市全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座谈会召开

习近平会见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代表

全市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

第五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开幕

习近平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