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春潮涌 扬帆奋进正当时
村中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岸上绿树环绕;道路两侧多了许多垃圾桶和一排排整齐的绿化树木;村民门口的花园更加绿意盎然;晚上,文化广场里的广场舞红红火火,健步走队伍越来越长……随着我市“六村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民群众生活方式更加文明、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阶段性成果已经展现。
统筹推进“六村共建”,是市委、市政府结合周口实际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重要载体。2017年底,我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全市农村启动“六村共建”活动,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三年来,全市上下务实重干、加压奋进,“六村共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展现出乡村环境整洁优美、农村经济稳步提升、平安建设强力推进、卫生意识逐步增强、基层党建稳健有力、乡风文明日益彰显的新风貌。
“文明村”建设让乡村充满文化气息。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我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引导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在全市各行政村粉刷墙体传统美德墙、廉政文化墙、孝道文化墙、村史文化墙7900个、善行义举榜3000多个,在村文化广场、沿路墙体等张贴公益广告74000块近50万平方米。
以“乡镇驻地环境集中整治”“农村垃圾清理行动”“文明乡风提升行动”“农村绿化美化行动”为重点,我市连续三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项城市、郸城县为引领,推动全市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9个、实践站3118个,注册文明实践志愿者82300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0689场(次),参与群众达320多万人次,提振了农民精气神。
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新乡贤等评选表彰活动。全市先后涌现出省级文明家庭7户、好媳妇4人,县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763人、身边好人4390人、好媳妇好婆婆12000余人。
目前,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10个、省级文明村25个、市级文明村122个、县级文明村2220个,圆满完成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辖区乡村总数的双50%目标。
“卫生村”建设,促基层健康意识提升。我市成立了市、县、乡三级“卫生村”建设管理机构,形成市级统筹、县级落实、乡镇推进的三级管理网络。各级各单位以清理垃圾、治理污水和整治环境卫生为重点,落实卫生保洁制度,清理积存的垃圾和杂物,疏浚坑塘河道,改善河道水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卫生村”建设工作。
截止到2019年底,共清理垃圾178.09万吨,治理黑臭坑塘和水体407个,硬化道路1126.45千米,建设30多座垃圾转运站和47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购置垃圾清运车200多辆,全市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各县(市、区)积极把“卫生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完善乡村环卫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河道沟渠和扬尘,开展灭虫除害活动,升级改造旱厕,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群众对“卫生村”创建活动由以前的漠然无视,转变为热心支持、主动参与。截止到2019年底,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520个,省级卫生村创建任务完成81%。成功创建市级卫生村1297个,市级卫生村创建任务完成61%,基本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随着“六村共建”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开展,农村卫生状况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现象基本消除,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平安村”建设,为民众构筑安全防护网。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防止了各类案件发生。构建“三防”社会治理防控体系,截至目前,25928路视频监控已对接市级视频监控平台,拥有村级专兼职巡防队员20819人、平安志愿者52177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了把持基层政权黑恶犯罪团伙8个,抓获243人,破获案件359起,一批长期把持、操纵基层政权的“村霸”得到了依法严惩,一批软弱涣散村(社区)得到了有效整顿。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乡村综治中心全覆盖。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4618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平安村(社区),创建率达到92%。
“美丽宜居村”建设,让家园更清洁。我市根据《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办法》,按照2‰的标准建立村庄保洁队伍,全市配备村庄保洁员27998名、保洁车辆18569辆,配备垃圾桶(箱)29.79万个、大型垃圾运输车536辆、乡镇垃圾中转站164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管理人员1471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基本建立。经过2018、2019连续两年努力,我市10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任务。
截至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报省级技术审查,6个县(市、区)一次性通过,4个县(区)正进行省级技术审查复审。
“产业富民村”建设,让农村富起来。2019年以来,我市在深入学习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周口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中共周口市委 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周口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就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等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为我市产业富民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提高周口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32个,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137个、绿色食品4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建设了一个12万亩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
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市已于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的行政村共计442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0%;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份设置与量化工作的行政村共计435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5%;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335个,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发证3552个。目前,正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持续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工作。
“党建示范村”建设,促基层组织建设稳健有力。“六村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按照全市“六村共建”总体部署,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以“政治功能强、服务能力强”“班子建设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为内容的党建示范村创建工作。全市创建党建示范村2435个,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等1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首批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党建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按照省委和市委要求,市委组织部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作为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整顿责任,扎实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87个,并及时组成287支工作队进驻到软弱涣散村,采取“四个一”措施开展整顿,即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目前,已全部完成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
“六村共建”齐头并进,共建共享春潮涌动。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定会把周口农村打造成美丽宜居、乡风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