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委宣传部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沈丘县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全县全年脱贫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形式,积极作为,切实开展思想扶贫、精神扶贫、舆论扶贫,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思想扶贫,打牢思想基础。一是鼓舞志气。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千余名驻村干部深入所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宣讲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政策,传递县委、县政府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鼓舞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志气。二是转变观念。县委宣传部录制了《贫困户识别退出标准》《精准扶贫政策》等音频资料,下发到全县各个行政村,利用3200多个广播,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切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促使群众转变懒惰依赖、不思进取的落后观念。三是树立信心。县委宣传部班子成员带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慰问,及时了解贫困户家庭困难情况,并结合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各项扶贫政策,组织全县万名党员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整改”活动,使扶贫政策宣讲阐释无死角,严格落实“六改一增”实施方案,为贫困户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精神扶贫,增添精神动力。一是加强精神激励。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优秀文艺团队创作《蒸馍争气》《第一书记》《母亲》《扶贫小唱》等文艺作品,举行专场巡演53场次;全力打造政府、社会帮扶和子女赡养相结合的帮扶格局,帮助全县273户贫困户老人从地头搬进了楼院,使“儿子媳妇住高楼、老头老婆住地头”的不良现象得以改善。二是加强典型示范。县委宣传部深入挖掘身边道德典型、脱贫致富典型,动员全县各行政村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致富之星”等评选活动,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和“庸懒散”陋习;拍摄微电影《一个扶贫书记的苦乐悲伤》《驻村女书记的“得与失”》,以及MV《我心何求》等,切实激发了全县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价值引领。县委宣传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县各村评选“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浓厚氛围。
舆论扶贫,营造舆论氛围。县委宣传部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沈丘政府网、“智慧沈丘”手机台、《新沈丘》报、《沈丘手机报》等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进行时》《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等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扶贫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全县多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让基层群众及时知晓全县脱贫攻坚最新的政策、目标和措施,切实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反映脱贫攻坚的鲜活典型和生动事例,统筹县媒体平台统一在“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刊发,目前已刊发420余条信息;积极策划推送外宣选题,在《周口日报》沈丘新闻版开设“脱贫攻坚看行动”“向贫困宣战 向幸福出发”等栏目,并主动对接中央、省、市驻沈媒体对沈丘脱贫攻坚开展情况进行报道,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车间”“光伏”下农村 “就业”“兜底”两保障》《“扶贫车间”助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组合拳”激发致富动力》《文化下乡提振脱贫精气神》等重磅报道80余篇(条);充分利用县乡村宣传栏、文化墙、墙体标语等载体,积极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