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专题 > 脱贫攻坚专题 > 本地信息

川汇区:架起扶贫资金拨付“快速通道” 老冢镇:“五分钱”办成环境整治大事情

时间:2018-12-07 10:29:07 来源:周口日报

6个贫困村光伏村级电站并网发电,给贫困户带来稳定收益;危房改造、“六改一增”,让贫困户从“忧居”变“优居”;一条条新修道路不断延伸,让贫困村村民告别昔日的“泥水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今年以来,一系列扶贫项目的实施,为川汇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扶贫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扶贫资金的高效运行。2018年,川汇区安排扶贫资金1262.66万元,其中上级下达资金782万元,区本级安排资金480.66万元。截至目前,该区已拨付资金1175.79万元,支出进度达到93.1%,资金拨付率排名位居全市第一。

川汇区委、区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扶贫专题会议,狠抓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按照早谋划、早评审、早招标、早开工、早支付、早完成的原则,经过行政村上报、办事处确定、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批,及早筛选扶贫项目,建好项目库,实现由“资金等项目”向“项目等资金”的转变。今年,川汇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批复两批21个扶贫项目,涉及贫困村的道路建设和太阳能路灯安装、危房改造、“六改一增”、贫困村光伏村级电站等,目前项目开工率为100%。其中,第一批批复项目已于5月份全部竣工,第二批批复项目已于9月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决算审计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他不需要招标的项目按进度实施、拨付资金。

为加快扶贫资金拨付和扶贫项目实施,避免扶贫资金闲置沉淀,川汇区有关部门在扶贫项目的招标、资金拨付、决算审计等环节建立“绿色通道”,相关单位优先安排;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报账手续和审批环节,采取按工程进度付款方式,提高扶贫项目资金支付效率;对产业补助、教育扶贫等补贴补助类资金,尽可能缩短时间,一次性将资金直接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受益群众手中。

区政府对扶贫资金支出和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周报、月通报制度。

与此同时,该区建立扶贫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制度,各监督机构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扶贫项目带来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金海路办事处党庄行政村,光伏村级电站项目于今年上半年成功并网发电,村里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首批每户1200元的收入已经发放到他们手中。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果?太康县老冢镇日前创新实施的“五分钱”工程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蝶变。

该镇党委书记寇永立介绍,为巩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果,找准找实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村民自治的契合点,老冢镇采取财政以奖代补、村民每人每天捐五分钱相结合的方式筹集经费,交由村小组选聘“胡同长”承担村内公共区域保洁工作,既创新治理方式改变了村容村貌,又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了贫困户增收,用“五分钱”办成了大事情。

人居环境整治催生“五分钱”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管理不到位,部分村“脏、乱、差”,单依靠政府治理成效不明显。为此,老冢镇把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起来,采取财政以奖代补、村民共同出资的方式实施“五分钱”工程,共同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整治。

脱贫攻坚需求催生“五分钱”工程。脱贫攻坚最根本是要解决稳定持续增收的问题,外出务工就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受家中老小无人照管、就业技能不足、外部环境难适应等因素制约,部分贫困群众难以实现外出务工。为使这部分群众就近就业,老冢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相结合,设立环境整治就业岗位,采取在村组选聘“胡同长”承担保洁工作的形式实施“五分钱”工程,既解决了环境整治问题,也解决了就近就业增收脱贫的问题。

村民自治缺失催生“五分钱”工程。村民自治是做好社会管理的最好抓手,由于政府介入干预过多,村民自主管理意识减弱。为此,老冢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治理有效”目标,将村民自治的基本精神融入农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利用“4+2工作法”,将“五分钱”工程交由村民代表实施,为村民自治搭建起实践平台,致力于推动村民自治在农村环境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 (下转第二版)

党政力量引导“五分钱”工程。党委政府坚持引导不包办、推动不代替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村民自治,重点抓好政策制定,采取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推动“五分钱”工程实施。对自愿参与实施“五分钱”工程的村,镇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费给予补贴。奖补资金按照村捐款每人18元为上限,镇政府再奖补总钱数的30%,所有资金用于“胡同长”工资报酬、环卫工人补贴、配备垃圾桶垃圾车和星级农户评选等。

村组力量实施“五分钱”工程。由村小组自主组织实施,是“五分钱”工程的一大特点。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指导下,村小组作为主体,负责“五分钱”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对是否实施“五分钱”工程问题,由村小组组织召开村民会议,不搞强制推行,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截至目前,全镇已有82个自然村实施“五分钱”工程,实施覆盖率达73%。

群众力量参与“五分钱”工程。“五分钱”工程,群众参与是基础。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参与问题,让群众事情群众办,以此来确保“五分钱”工程实施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一方面要求必须召开村民会议形成决议,让村民自己决定村内事务管理,另一方面在形成决议的基础上注重实施。每人每天捐款5分钱、一年共捐款18元筹集村内卫生保洁费用,引导村民在办好村内事务中都出一份力。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目前实施“五分钱”工程的82个村小组,已累计收取群众自筹保洁费用516500元,每20户左右聘请1名“胡同长”,全镇可为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600个。

要闻推荐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

中心城区向美而行 变化之大令人惊叹 品位之高令人赞叹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刘继标调研节日旅游安保工作 向全市广大劳动者致敬

刘继标督导调研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