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健康扶贫『四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平均每天有18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脱贫退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下降1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9.95%,县域内就诊率93.76%,贫困人口家庭签约率100%,全县488个行政村义诊覆盖率10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郸城县2018年度健康扶贫的“成绩单”,表明该县把党的惠民政策扎扎实实“种”进了全县人民的心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忠诚实践。
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富有哲理的精辟论述和谆谆告诫,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情系人民、关注民生、尊重生命、造福百姓的伟大胸怀和责任担当,是指导郸城缩短城乡医疗差距、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实施医改、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指南。”
郸城县政府县长李全林说:“健康扶贫是个系统工程,郸城‘1147’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下设7个专项指挥部中就有教育卫生脱贫攻坚指挥部。因为健康扶贫不仅需要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投入力度,而且还需要财政、金融等部门整合资源、大力支持,需要全县协同发力、守望相助。我们不惜代价投入,守护全民健康。”
这就是郸城县委、县政府的为民情结。2018年10月10日,全市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暨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现场会在郸城召开。这是对郸城健康扶贫成效的肯定。郸城也由此总结出以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四轮驱动”模式,即软硬齐抓强基础、健康管理为中心、精准医疗惠民生、综合医改强保障,为实现全民健康奔小康汇聚更加强劲的“郸城动力”。
软硬齐抓强基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标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双提升”工程。在硬件方面,该县着力完善全县488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对其中的48个行政村卫生所给予统一规划新建,配齐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在环境卫生、内涵建设和执业资质等方面,该县大力推行卫生监督所分片管理和乡镇卫生院属地管理长效机制,改善群众基层首诊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在软件方面,该县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能力。2018年,县卫计委选派县直医疗机构151名具有医师及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基层、帮扶带教,开展健康教育和医疗卫生计生服务。
健康管理为中心,以疾病预防为先导,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该县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户逐人开展患病情况筛查、摸底、登记,及时核准患病情况,全面掌握贫困人口身体状况和患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全县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的目标,全面推行“3+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即县、乡、村三级医生;“X”是根据服务对象需要、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2018年,全县19个乡镇家庭医生共签约25万户、95万人,签约率7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签约37322户、131044人,签约率100%,随访服务率100%,实现了健康扶贫义诊全覆盖。
精准医疗惠民生,以实施精准医疗救助为重点,将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郸城县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施了“三保险两救助一免除”。“三保险”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两救助”即民政医疗救助、健康扶贫救助;“一免除”即免除住院押金,实施 “先诊疗、后付费”。同时,在全县28个公立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让信息多跑腿、病人少跑路。该县还开设“爱心门诊”,实施门诊救助,贫困人口门诊费用除药品耗材外减免40%,门诊慢性病患者药品限额内费用政府兜底,减轻贫困人口门诊费用负担,并通过400多场健康教育讲座、30万个爱心药箱,提升贫困家庭健康素养。
综合医改强保障,以综合医改和医疗保障为支撑,不断减轻贫困人口医药费用负担。郸城县坚持顶层设计、高位谋划、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办医职能,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统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牵头成立四大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采取行政、人事、业务、财务、绩效、药械、信息“七个统一”策略,实现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互联互通、有序竞争、分级诊疗的新格局,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深入实施健康郸城战略,让基层群众少花钱、看好病、少生病、不得病变成现实。
2019年,郸城县健康扶贫正以“四轮驱动”模式,为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强劲的健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