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下足绣花功精准脱真贫
“殷爱荣家又要盖新房了……”寒冬时节,新县箭厂河乡仁畈村一户普通贫困户盖新房的消息,成了全村谈论的话题。12月22日,正忙着招待泥水匠的殷爱荣乐呵呵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
据统计,新县急需盖新房而又盖不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为实现山里人的安居梦,2017年,新县在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拿出9210万元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对象由以往的四类重点人群扩大至应改尽改。对于224户已享受危改政策但仍有困难的贫困户,又专门拿出448万元给予二次补助,殷爱荣家正是享受这一特殊政策的贫困户之一。目前,1865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正在喜迁新居,逐级核查过的5485户的危房改造已全部启动。
此外,贫困群众医疗与教育保障网也越织越密、越扎越牢,筑起了涵盖健康教育、预防体检、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补助“七道防线”的医疗扶贫堤坝。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可以凭就医优惠卡享受先治疗后结算的“绿色通道”待遇,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提高到总医疗费用的90%以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基本杜绝。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新县在全县实施学前教育资助、高中(职高)助学金、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助学再借款基金等项目的基础上,又出台了给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每学年5000元助学金的“圆梦助学”新政,实现教育扶贫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
在新县泗店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吉祥社区,从偏远山村刚刚搬到这里的贫困户李玉兰,正在扶贫车间内忙着装配玩具,车间80多个岗位,贫困人口占了近一半。“我家免费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子,在玩具厂干活每月工资有1000多元,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下足绣花功,精准脱真贫。“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让贫困户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
通过大力发展惠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建设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新县近200个“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9家扶贫车间覆盖了所有贫困村,1.16万名贫困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靠勤劳致富。22家龙头企业、108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带贫模式,让该县8800余户3.1万余名贫困人口从中获得稳定的租金、薪金及股金分红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