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多举措助力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去年以来,鹿邑县委、县政府瞄准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这个“靶心”,不断创新帮扶措施,紧紧围绕“怎么扶”“谁来扶”这一根本问题,通过整合社会力量,重点突出增收,统筹精准帮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扶贫新路子,带领全县上下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鹿邑县去年采取多种举措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村到户到人,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闯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之路。
大力推行示范基地带动增收、重点产业带动增收、小额信贷扶贫增收、公益岗位就业增收“四种增收模式”。2017年,该县共建成扶贫基地(车间)156个,就业贫困人口1895人;结合本地尾毛和纺织两大特色产业,设立尾毛产业园,成立尾毛办公室,统筹全县尾毛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尾毛产业整体吸纳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小额信贷资金脱贫实效,选择资质优良企业承担委托使用小额贷款帮扶贫困户任务,受益贫困户1707家;继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就业工作力度,帮助困难群众尽早脱贫。
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上学难、就医难问题。对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贫困中学生,该县均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贫困家庭学生考入本科学校的,则由县慈善总会给予一定的入学补助;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一定的救助金,直至完成学业。此外,该县免费为贫困户全额缴纳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为全县15157名贫困群众购买了“大病医疗兜底救助保险”;严格实行“两工程”“两兜底”“一补偿”制度,对重度残疾人实行集中供养;对贫困的精神疾病患者,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45种常见的容易导致群众因病返贫的病种,由县财政兜底报销治疗费用;对贫困的因重大疾病住院的患者,除按规定进行补偿和救助外,剩余合理费用再补偿70%。
与此同时,该县还将符合贫困户条件的低保户、五保户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对因遭遇重大事故、意外伤害等情况,造成日常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以水、电、路、房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农村危房,抓紧建设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努力解决全县所有贫困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力推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脱贫攻坚提供新支撑。